團隊相處的基礎,價值觀的呈現–例如零食這件事
每次的出團,我都會讓團員有一部份的自主、討論、或者共同決定
正巧這次媽媽們討論的是零食這件事,沒想到大爆炸了
大家都是對孩子的飲食教養非常有想法的媽媽,
以下把大家的觀點陳列出來
只要正餐以外的食物都叫做零食
可以不要準備零食的時間嗎,我的小孩看到別人吃,就會想吃
點心不算是零食
天然無添加的可以當做零食
甜的零食不好
加鹽的含鈉太高
零食與點心是快樂的來源,完全沒有零食的童年少了好多樂趣
(礙於篇幅,以上省略一萬字)
看出大爆炸的一點端倪了嗎?是的,光是「零食」這兩個字,定義與價值判斷就可以有如此多元的呈現,這次出遊也才十多個人,就有這麼多的看法
光是「什麼算是零食」,每個人的想法通通都不一樣。
在這裡,不針對價值觀做任何的判斷,而是當多元的價值,呈現在你我的生活中的時候,不透過對話,其實我們不會知道,為什麼這件事情,對這個人是行不通的(或行得通)
如果沒有這次的對話與了解,我們不會知道,為什麼那位媽媽,每次在大家開心分享零食的時候,總是不大開懷。
我們不需要去批評或改變對方的價值觀,但是了解對方的觀點,有助於我們一起走下去。
你想問我後來出遊零食的事情怎麼解決嗎?
那跟著我們出來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