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有很多流於形式的報表、數字、報告,令人厭煩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一位前輩看到報表上一組數字,就把負責的組員找來,詢問了一些細節。沒想到,因此發現了一個流程上的盲點,也因此立刻作出修正,避免了繼續執行造成的嚴重後果。
數字一直都不是我的專長,只要看到數字,就覺得頭好痛。但是,我對於前輩只看報表,沒有到現場,就可以發現細節,很是佩服。他說:「數字必須建立在合乎邏輯的常理上。你不能因為看到數字上,小兔子跟小貓都長大了,就把兩個小動物混為一談,說小兔子之所以長大,是因為小貓長大的緣故。那個報表上的數字,不合理。」
最害怕數字的我,去年硬著頭皮去上了堂說人話的財務課,經過將近一年的消化,發現,數字其實代表著事件緊密的邏輯關係。
要造假?如果清楚事情的因果關係,其實數字是騙不了人的!
如果沒有弄清楚事情原委,光是看數字,當然看不懂!
股權設計主題,近幾年在中國,因為裂變式的創業,火熱崛起。來自對岸的講師、講著中國的業界經驗:股權可以造成的團隊激勵、分紅與股權可以影響到團隊的合作與拉扯。
企業主打開所有權,讓團隊可以擁有企業、為自己努力。而不是替老闆打拼,很有點參與式團隊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