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新手,剛開始帶領工作坊的時候,我拿著麥克風,常常疑惑,為什麼台下的人看起來都面無表情。
沒表情的程度媲美打肉毒桿菌,臉部肌肉都不會動的
好可怕!!!到底發生什麼事?
有天看了人類演進的一篇文章提到
人類在殘酷的東非草原,演化的過程,讓人們需要服從以下原則,才能夠在險惡的環境生存下去:
1.眼觀四面搜集最多的資訊
2.安靜低調的不讓獵食者發現
如果把場景換到情境險惡的教室,當台上的人滔滔不絕,在講根本聽不懂的東西,為了能夠好好地生存下去,當然是要低調的不做回應,才能在殘酷的教室裡存活,如果跟台上的互動或是眼神交流,難保不被點名。被獵食者捕獲,是重大的危機,千萬不可以冒險。
#互動是社會化的結果
然而少數可以快速反應與互動的聽眾,其實是社會化的結果,也就是說,在大自然的環境裡面,是需要低調的,但是在人類的社會群體中,互動與溝通可以促成人與人的合作,讓能力更加提升,比單打獨鬥的力量更大。
台下小動物們(誤)的天性,是自然安靜低調,是天然的、本能的
只有在「可理解」、「有安全感」、「有能力回應」的情況下,才能引發台下安靜的人們,能夠交流、表達、溝通,進入社交的層次。
心領神會不夠,要與台下有良好的互動,以上的元素缺一不可。
#整隻牛吃不下去
整隻牛很完整,但是整隻牛完完整整丟過來,一定吃不下去,要經過料理、切割,變成可以入口的程度。
專業很重要,同時需要把專業的東西,用人話表達,讓聽眾聽得懂,讓台下受眾可以吃得下去。
作者:Evi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