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這麼簡單,你怎麼會不懂!!!!!!」
以前在教大學生,我講到都快虛脫了,學生不懂就是不懂,我看得出來。前面幾位孩子殷切的眼神,很努力的想要弄懂
而後面幾位,早就已經神遊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學生不懂,我就算把同樣的話,同樣的教程再講一百遍,他們還是不懂
大家都不懂,只有我一個人懂,那絕對是我的問題
絕對是我的問題
絕對是我的問題
絕對是我的問題(很傷心所以講三次淚奔回家哭
因為這樣,所以我開始尋找不一樣的方法
我也試著去上一些自己弱爆的課,坐在裡面就直接可以睡著的那種(老師對不起)
去感受「不懂就是不懂」的感覺
#要讓學生搞不懂真的超容易
後來發現,要讓學生聽不懂,真的很容易耶!!!!!
尤其是當我自己很懂,覺得簡單到不行的時候,因為自己一點就通,就完全無法同理聽不懂的人,到底卡在哪裡
直到接觸引導的方式,才知道,原來要讓聽的人可以懂,絕對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傳授
要搭配的要素,有很多:
#要讓學生懂_居然要注意這些
*學生的心情好壞 (就是覺得很煩不想上課)
*學生現在有沒有肚子餓(隔壁有人有人在煮很香的食物)
*學生心裡有沒有擔心的事 (只擔心分數卻不注重弄懂)
*學生的基礎知識夠不夠 (根本在聽雷啊)
老師在講的時候,學生有沒有打開耳朵
老師有沒有用學生聽得懂的方式傳授,適合他的程度
以上聽起來很low…….低到幾乎只有顧到生理與心情的需求
可是事實就是這樣,以上觸犯任何一項,都可能讓學習效果打折
如果要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熱絡,除了以上,聽課的要素要具,要顧慮的因素就更多了
#要讓學生思考互動討論_居然要注意這些
*老師兇不兇
*犯錯了會不會被嘲笑、處罰、扣分
*說話會不會被同儕排擠(健人就是愛在老師面前舉手)
*有沒有足夠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快!我給你們三秒鐘想一下,三秒鐘想ㄆ啊)
*只有反應快的人才能回答?(可是我還在想啊)
*引導的指令容易了解嗎?(你們現在翻到第二頁第三章念一遍以後分組討論同時解第二題)
因為自己在學習的過程,遇到很多障礙,我常常上課聽不懂
#過去自己經歷填鴨_已經不足以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發現過去填鴨的方式,已經不足以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所以試著尋找不同的方法
體驗式的活動跟課程,絕對無法跟坊間的補習班一樣,參加了以後,保證孩子的成績高大上突飛猛進一飛沖天
因為引導式的活動與課程,注重的是適合的引導方法、引導思考的能力
這些社會上會遇到,但是學校沒有教的
小孩解不出來,急得在椅子上扭來扭去
「你發現你卡住了?過不去是嗎?你先不要著急,深呼吸一下,你告訴我,你原本是怎麼想的。」
「你有試過換一個方向看嗎?你看到左邊和右邊,但是上面你有注意過嗎?那是什麼樣子」
「這個行不通,你有試過其他方法嗎?」
「解題絕對不是只有一個解法,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喔!」
這些我們小時候,接受填鴨教育的時候,沒有走過的脈絡,現在回頭看來,非常的珍貴。
作者:Evi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