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二月 22, 2018/ 引導-問對問題就找得到答案Facilitation & Group Communication/ 0 comments

萬事從寫文開始–寫出一篇讓人「想讀」的文章
EVIE LIN·TUESDAY, AUGUST 29, 2017141 Reads
小時候每堂作文課,我寫完標題,就可以呆坐在教室整整兩節課,完全不知道要怎麼下手。

長大後玩FB,我開始好奇,為什麼有的人分享的東西,總是讓我想要看下去,或想瞭解更多,有的人寫的,就讓我只想趕快滑過去。八年前開始幫自己的孩子辦活動、揪團,有些團總是秒殺,可是總是有些活動,我(自認為)覺得活動內容很棒,卻沒有人願意來。
因為這些好奇,我開始去尋找答案,有時候直接問願意、不願意來的人、有時候用觀察的。

經過八年的時間,我把我的發現,簡單的歸納成以下三點。
趣味性
知識與實用性
衝突性
內容大多是從我的臉書摘錄,請大家試著看看,「平鋪直述」與「加上重點」,有什麼不同。

#趣味性
*平鋪直述:今天上山參加活動,路上被超車
*加上重點:
上山參加活動
A說:「剛剛我在路上超車。」B說:「對,剛剛我也有在路上超車。」C說:「嗯,我也是。」
我安靜地聽他們講,然後悠悠的說:「剛剛在路上有好多車子超我的車……」
瞬間大家都安靜了…….

#知識與實用性
*平鋪直述:今天去逛超市真開心
*加上重點:今天去逛超市看到五折的衛生紙真開心,這個特價到週末!

#衝突性
*平鋪直述:現在的教育,大多太急躁,希望很快就有成果,一下子就看到成績
*加上重點:
我把我的想法,循循善誘「用力教」給了圍在我身邊提問的同學們。
沒過多久,我很感受到他們的白眼,快要翻到背後去,想當然,我很快地就輕鬆的不用回答問題,因為大家都走光,我身邊都沒人了……
種綠豆,大家都懂得要等個一兩天才會發芽,但是卻急著在教育的領域裡,一教就會,一點就通。

================
但我同時也發現,對於剛開始想寫點東西的新朋友而言,最困難的,是根本不知道要寫什麼,要從何寫起。這時候,從平鋪直述開始著手,是一個好方法。雖然這樣沒什麼人按讚,但其實就是開始練習的第一步,我自己也是從平鋪直述開始的,慢慢地,因為想要寫點什麼,所以就開始觀察。

觀察的重點如下:
1.同樣是平鋪直述,哪些可以引起共鳴?
2.類似的話題出現在別人的臉書,我閱讀起來覺得有趣嗎?如果不有趣,別人是怎麼陳述的,我可以怎麼修改?

我的工作是會議引導,有時會需要協助做議題的拆解,有些輕巧方便的工具可以幫助話題的整理。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願意打開自己的感官,去觀察、去嘗試、去看。這些方法,不僅僅適用於成人寫出一篇讓人容易閱讀的文章,在幫助孩子思考與觀察,也很有幫助。

作者Evie Lin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