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八月 6, 2018/ 引導-問對問題就找得到答案Facilitation & Group Communication/ 0 comments

要放手?還是手把手?
答案是不要貿然決定,要觀察他的能力在什麼地方
    
即便是一個能力很好的人,也會有弱點
也會有不懂的地方
    
有的人有很好的自學與觀察能力
有的需要教了才能學會
有的連教了,都還教不通
    

要從不會教到會,大致分成四個階段
    
我做你看
我做你幫
你做我幫
你做我看

    
這四種狀態,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有的孩子看一次做菜,就能自己動手
但也可能同一條路,帶著他走很多次,下次還是迷路
    
操作守則教員工很多次,但是因為訊息量超過他的能力
練習很多次還是漏勾
用不用心看得出來,能力是否足夠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情境這麼複雜,有簡單方法可以解決嗎?
沒有!
    
只有用心去觀察
就像體育教練,每個運動員的體能、技巧、個性都不同
個別給指令的時候,就要提供適性的難度、設定不同的目標
要求初學者五公尺魚躍跳水不是強人所難嗎?
    
要大鍋炒當然可以
可是要到位,依照特質給方法
工業化標準化的方法,會有幫助,卻會有個別突破的瓶頸
    
個性不同、積極度不同,就要給他適合的位置
在家裡,父母能否不帶期望,單純觀察孩子的特質?
在職場,主管能否建立機制,快速因應職位上的調整?
    

小結一下:
1.下處方前,先觀察能力與狀態
2.想要教得到位,就沒有簡單方便這回事

    
#引導師碎碎念
#不帶期望單純觀察最難
#壓力中可以做到超強
#你做我幫_不是你做我巴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