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兼顧工作事業與媽媽身份」互動式講座

幼小記憶想要交朋友
在我快要一歲的時候,我看著窗戶外,常有一群小朋友,他們背著書包,走過樓下,我好想跟他們一起玩,想要跟他們交朋友,想要送禮物給他們,於是,我用筆,把家裡的紗窗挖了一個洞,只要有小朋友經過,我就會找家裡的筆,從紗窗洞裡面丟出去。

我們家的紗窗很快地就被修補起來,那個破壞紗窗、讓家裡無法寫字的歹徒(就是我),也很快被逮捕歸案,關在嬰兒床內。很快地,我發現,嬰兒床的柵欄在搖晃的時候,是有聲音的,只要我用力的晃,就會有大人從房門外走進來看我,越大聲,等待時間越短,屢試不爽。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年紀這麼小的孩子,會記得事情嗎?

是的,這些都是我自己記得的事,我對當時的想法、心情,還有看到的畫面,是有印象的。

孤單又漫長的等待
孩童時期印象讓我很深刻的,是我在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因為大人要工作,我一個人在家,因為肚子餓,想要拿冰箱裡面的食物,卻讓一個放在冰箱裡、裝滿咖啡的馬可杯,摔破在我腳邊,我到現在還記得杯子碎片還有冰涼的飲料,噴在我腳上的感覺。我記得那時候的心情,很擔心、覺得害怕、覺得自己闖禍了,我沒有哭,可是等待大人回家的時間好漫長……

徹夜不歸
時間跳躍到長大的我,從學生時期開始打工,我當過研究助理、在書店工作因為不會關鐵門被老闆當面嘆氣、當有聲書的錄音員、做過採訪編輯、做過政府單位的派遣人力、也在公關公司做過執行企劃、非營利組織負責專案、在學校教書。老闆開門進辦公室有時會被我嚇到,發現我整夜沒有回家。

徹夜不歸四處奔波的工作方式,持續到有小孩,有一次在外商客戶的會議室要掏資料的時候,在對方資深主管的面前,從我的公事包飛出一塊尿布,對方面無表情,我只能默默把尿布撿起來……

我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溝通,在工作以及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人很難用「教」的
教了不一定會懂
懂了不一定會做
做了不一定會做對
除非他自己有體驗後,有了體悟

選擇陪伴
所以當我把尿布撿起來的同時,我決定撿起了我與孩子的相處,我想要把時間用在陪伴小孩的生活體驗中,我不確定,是否每個小朋友,都有幼小的記憶,但是,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想要大人陪伴的感覺。

我還在摸索怎麼當一個媽媽
我也在學習怎麼當一個媽媽的同時,不完全放棄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曾經跟我一樣有著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掙扎
#如果你在家中全心照顧家人_想聽聽不同的方式
#如果你鼓勵另一半找尋自我